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從紡錘到啞鈴 彩電市場格局呈現兩極化趨勢 正文

從紡錘到啞鈴 彩電市場格局呈現兩極化趨勢

来源:朽木糞土網   作者:汕頭市   时间:2025-11-02 19:28:05


據AVC在 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三季度研討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彩電銷量規模為3546萬台,同比增長7.6%;銷售額1063億元,同比下降4.6%,“量升價跌”狀況持續。在整體銷量上漲的環境下,彩電市場的格局卻漸漸發生了改變。

過去的幾十年以來,中國消費級彩電市場呈現均價位於中端產品銷量集中為主,經濟型和高端產品占比較小的“紡錘狀”結構發展。然而近幾年互聯網品牌以展示“流媒體”內容的智能產品介入低價位彩電市場,加之日係品牌影響力退化韓係高價位產品以曲麵和OLED產品奪得高端青睞,經濟型電視銷售量和高端產品銷售額比重逐漸增大,原來的“紡錘形”市場結構向“啞鈴”結構方向演變,電視觀影習慣也逐漸從廣電信號向互聯網內容延伸。

啞鈴的一頭:經濟型彩電市場凝聚下沉

價格低於3500元(500美元)經濟型電視市場銷量增長得益於電視聯接互聯網功能的普及。自2009年逐漸興起的互聯網電視的量產後,導致價格體係保持相對穩定若幹年的格局被“外來者”打破,家電網回溯查閱《2014年中國互聯網電視行業研究報告》,從2010年到2014年五年間,我國聯網電視終端銷量從520.4萬台增長到3312萬台,市場滲透率從14.4%增長到72.3%。如今在消費級電視機型中,已經實現了聯網功能的全覆蓋。

行業普遍認為對舊環境產生劇變的“破壞力”來自於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公司開始投入生產並線上運營超低價格的“互聯網電視”。

這類以回放互聯網流媒體內容為主要功能的電視,除了適應聯網必要硬件解壓配置外,對音畫細節的配置均較為經濟,畫麵效果也難以與傳統高端電視相匹敵。以豐富的網絡視頻資源為賣點,以軟件平台年費作為盈利點,最大化壓低硬件成本以可選配件及“後付費”模式改變以往“一攬子”硬件方案。

在保持了內容豐富的同時,電視機基本保持在1000-3500元(100-500美金)的超低價格區間,貼合了普通工薪人群對於內容和經濟性的雙重要求,一經推出便迅速攻占低端消費市場。2016年互聯網電視依舊保持強勢淨增長,三季度互聯網品牌的市場占比為22.5%,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8個百分點。

啞鈴另一頭:高端“黑科技”化

而在消費市場高端另一端,也因“日退韓進”的格局變更導致高端彩電市場也逐漸轉向以更黑的科技滿足特定需求。其中形態上超薄超大、曲麵、透明等無法在中低端實現的技術正加速普及,而在顯示格式方麵HDR、8K、VR等也在逐年更新,並且OLED電視和量子點技術電視兩大派別也在全球範圍內爭搶高端用戶,今年下半年以來歐美流行的OLEDing現象更說明高端市場並非韓企壟斷,高端市場正向技術複雜混合、品牌多元方向演化。

2016年三季度國內彩電市場占有率數據來看,配置了高端技術的電視占有率普遍上升。其中UHD電視的市場占有率為48.6%,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5.4個百分點;曲麵電視的市場占有率為5.8%,較去年同期上升3.2個百分點;超輕薄電視的市場占有率為1.3%,較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HDR電視的市場占有率為11.6%,較去年同期上升11.6個百分點。

高端電視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也得益於高端電視平均價格的下沉。近兩年高端電視產品的規模化發展,如高端OLED電視的量產和優化,以及HDR和4K技術的普及,高端電視規模化極大地降低了高端電視的成本,使得高端電視在價格沉降的同時保證了品質和科技含量的提高,成為高端電視強力競爭的砝碼。

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均GDP持續增長,消費能力逐步提升,精英家庭生活品質的要求在提高,對於高端電視的需求也在增長。高端電視的追求和高端電視的價格下降相結合,促成了電視高端市場膨脹的現象。

彩電市場的兩極化發展的本質,其實是市場的需求差異化反映。隨著日常生活的豐富和消費水平提高,主流家電不再是以往新屋“三大件”的必須標配,人們對於家電的定義更趨向於其娛樂工具的本質,而是更加明確的功能需求。

有的要求內容豐富全麵,有的享受音畫品質的極致,有的傾向遊戲功能的強大等等。為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才衍生出不同的電視形式和不同特色功能的電視產品。隨著國人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市場的需求將愈發多元,兩級差異化現象也將愈發明顯。

标签:

责任编辑:嘉定區

全网热点